当前位置: AI资讯 > 内文

基于信息化加强VTE防治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2019-10-25 关键词:单病种质控/上报,医疗AI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首要原因,关系到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已被纳入国家医疗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通过构建完善的医院内 VTE 防治体系,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 VTE 防治的质量控制,将有助于推动全院 VTE 防治的落地生根。

VTE防治的三级质量结构与质量控制

VTE 防治的三级质量结构包括结构(基础)质量、环节(过程)质量、终末质量。院内 VTE 防治的质控,要加强基础质量管理、完善环节质量控制手段、抓好终末质量评价,以推动医疗质量不断提高。

结构(基础)质量是由人员、技术、规章制度、物资(硬件)和时间(时限)五个要素组成。其中人员要素包括管理架构与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包括预防能力、诊断能力、治疗能力等医疗要素;规章制度包括 VTE 防治管理办法和工作手册等;物资(硬件)包括科室/床位、VTE 信息化建设等;时间(时限)包括 VTE 快速反应团队、应急预案等。基础质量要素要符合质量要求,满足医疗工作需求。

环节质量即过程质量,包括 VTE 相关风险评估、预防、诊断和治疗四个环节。从 VTE 防治的流程来看,首先要进行 VTE 风险评估、出血风险评估,这其中要考虑评估的对象、评估时机以及评估内容。VTE 防治的过程质量控制关键是“在正确的时间对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

终末质量的关键在于用客观、真实数据评价医疗终末效果。VTE 防治的质量评价指标繁多,但重点要关注风险评估率、预防措施实施率、医院内 VTE 发生率,以及医院内 VTE 相关不良事件。而医院内VTE相关事件一旦发生,都应纳入到不良事件的管理和跟踪分析中,由此完善管理方案,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VTE 防治三级质量的管理,需要临床医护人员、科室 VTE 防治管理小组、院级 VTE 防治管理委员会和区域性的学科质控中心四个质量控制层次的上下联动,以实现 VTE 无缝闭环管理。其中,科室层面与院级层面是质量控制的关键层次,但这两个层次的管理者一般依靠绩效考核、事后抽查等手段去进行质量控制,不仅存在滞后性与被动性,也给管理者的工作带来沉重负担。因此,把质量控制的关口前移,将会更有利于提高质量管理的工作效率。

http://www.huimei.com/real/img/_@@_15724031790425683.jpg

信息化助力VTE质量控制

为了推进 VTE 防治的质控“关口”前移,加强对过程质量的管理,有效评价终末质量,中日友好医院将基于人工智能的 VTE 防治系统无缝嵌入院内电子病历,系统自动采集患者病历信息中的 VTE 危险因素(比如患者的年龄、手术名称等)计算 VTE 风险分值并提交给医生/护士确认,医护人员查看评估结果时可在系统界面追溯危险因素的病历原文。而判定为中高危患者的,系统会进一步提醒医生补充出血风险评估和推荐相关 VTE 预防措施。

目前,中日友好医院的 VTE 风险评估是由护理团队使用电子化风险评估量表进行初评,如果人工未及时进行评估,则 AI 系统会自动评估;如果人工的评分低于系统的评分,系统会提示人机评估结果对比。由于VTE的发生贯穿于住院患者诊疗全过程,医护人员会根据系统的提示,在入院后24h、手术后24h、转科后24h、出院时等关键节点完成 VTE 风险评估,做到 VTE 防治的动态化管理。

此外,医院管理者可以登录该系统的质控数据统计平台,实时监测在院患者 VTE 防治情况以及各科室/医生的防治行为,并通过系统统计的院内 VTE 风险评估率、出血风险评估率、预防措施实施率、VTE 发生率等指标,评价 VTE 防治的终末质量。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借助信息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可以重点关注人工评估和系统评估有差异的项目,从而由关注评估率转变为更多的关注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信息化与质控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脱离了信息化谈质控,质控就变成了“空中楼阁”,脱离了质控谈信息化,信息化就显得很单薄。利用信息化手段将 VTE 质控的“关口”前移,将有助于加强 VTE 防治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促进 VTE 防治形成长效机制。

(本文根据中日友好医院医务处副研究员夏磊于2019年10月12日中国 VTE 防治大会管理分会场的发言整理而成)

编后:中日友好医院采用的 AI 系统由北京惠每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惠每科技”)研发,结合了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循证医学知识库,通过事中 AI 实时干预和事后大数据统计分析,规范 VTE 防治过程质量,最终改善终末质量。

惠每 VTE 智能防治系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多家知名三甲医院。

http://www.huimei.com/real/img/_@@_15724030770518677.jpg

本文转自“中国数字医学”官微

成为我们的

合作伙伴

医院演示预约
提交以下真实信息,我们将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