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讲究知识的循证与标准化,在其看来,防治工作中可以依靠人工智能,但不能完全依赖。因此,系统的自动评估一方面要提供评估依据,让临床医生可追溯风险因素来源;二是在动态评估时要与医生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帮助临床快速、可信地作出人工审核。
系统评估准确是提高临床接受度与采纳率的关键,中日友好医院在系统上线前,纳入真实病例对系统进行多轮评测,评估准确率达到目标值才在临床科室上线。系统上线后,组织专业经验丰富的医生团队定期抽样出院病例,检测系统评估准确性并及时解决问题。此外,通过对接医院业务系统,整合患者的检查检验报告、护理记录、病程记录等全量数据,保证全流程要素的完整度,也是提高系统评估准确的重点。目前,临床医生对系统推荐的采纳率平均值达89%,院内VTE评估率、预防率得到整体提升。
3
—
电子卡控是VTE防治的重要一环
在友好的交互环境下,临床医生可能主观忽略CDSS系统的质控提示,影响VTE防治效果。为了保证防治质量与患者安全,有必要实施“卡、管、严”的电子卡控方案改善医疗行为。
电子卡控是在CDSS基础上的强制性功能,在电子病历、医嘱系统设置阻塞节点,医生保存或提交病历文书时,弹出窗口提醒医生完成VTE评估。目前中日友好医院在入院评估、术后评估、转科评估、出血评估、预防医嘱等质控点设置了阻塞节点,医生完成评估后,判断为VTE中高危患者的,必须下达预防医嘱。而在临床医生看来,其中最重要的卡控节点是预防医嘱,直接关系到VTE事件的发生。
为了评估电子卡控对VTE防治效果的影响,中日友好医院对实施电子卡控的临床科室进行一个半月的防治数据观察,结果显示其风险评估率从86%提升至100%,提升率为18.6%,反映卡控确实有助于提升临床执行率。由于目前尚需更多的临床研究证据探索CDSS在VTE预防中的有效性,中日友好医院正在针对系统应用开展大样本的多中心研究。
本文转自“健康界”
成为我们的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