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I资讯 > 内文

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监管升级,如何借助AI加强用药全程管理?

2021-8-6 关键词:临床决策支持(CDSS)

近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可及性不断提高,医院相关通用名数量已超过130个,使用金额及频度增速高于医院其他药品。但临床不合理使用问题仍较普遍,医院合理用药管理有待加强。 

6月2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指标(2021年版)》,通过制定6大类15项细分指标,并给出具体的计算公式与说明,为医院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管理作出规范指引,也进一步推动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016大指标涉及抗肿瘤药物使用的关键环节 

从《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年版)》,到《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指标(2021年版)》(以下简称《指标》),国家卫健委在短短半年内发布了3个关于抗肿瘤药物的重要文件,不仅显示出卫生行政部门对推进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的决心,也通过顶层设计的完善,形成对医院抗肿瘤药物遴选、采购、处方等应用全过程的监管体系。 

相对前两个原则性、方向性文件,《指标》以指标量化的方式能够客观评价临床合理应用的情况,使各医疗机构设立科学的指标进行持续监测,推动临床用药的规范化、同质化,同时也为国家监管提供客观数据。总的来说,《指标》涉及到抗肿瘤药物使用全过程的关键环节,体现药物规范、经济学、安全性,主要包括使用前的病理诊断与检测率,使用过程中的处方合理率、不良反应报告率,使用金额占比等,能够帮助医院完善抗肿瘤药物质控体系。

http://www.huimei.com/real/img/_@@_16282185074171748.jpg

由于抗肿瘤药物包括化学治疗药物、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等,临床用药方案复杂、步骤多,且多种药物联用可能相互影响,增加使用风险。以消化系统肿瘤用药“曲妥珠单抗”为例,其适用于HER2阳性的转移性胃癌患者,指南要求治疗前进行HER2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等。所以抗肿瘤药物的监管不仅是处方审核,临床也要对患者病情进行持续关注。

此外,审核抗肿瘤药物处方也对药师水平提出高要求,加之肿瘤药师明显不足是较普遍的现象,使医院落实《指标》更具挑战性。在此现状下,医院需要探索新的管理方式,确保每一项指标尤其是涉及临床合理用药的指标能够规范执行。 

02质控指标达成率99.03%AI助力抗肿瘤药物质控与数据上报

信息化干预在合理用药领域已被证实是有效手段,《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也明确,医疗机构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全过程管理,促进合理应用。 

为帮助医院落实抗肿瘤药物使用规范,惠每肿瘤质控系统根据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基于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全面评估,自动判断药物医嘱合理性,对抗肿瘤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给药时间和顺序、禁忌症、相互作用等进行审核,对不合理使用情况实时进行实时干预,帮助临床严格遵循适应症用药,加强循证用药管理;同时监测患者药物使用期间的体征、转归等情况,对药品不良反应等进行预警,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障患者安全。 

以呼吸系统肿瘤用药“吉非替尼”为例,肿瘤质控系统在医生开医嘱时先结合患者诊断等信息判断用药适应证是否适宜,判断医疗文书、病理报告中是否有肿瘤靶点检测、EGFR敏感突变阳性记录,一旦发现临床药物应用行为与指南不符,将实时提醒相应缺陷内容,提高抗肿瘤应用合理率、患者检测率等,使AI干预覆盖临床用药全过程。 

http://www.huimei.com/real/img/_@@_16282185894971729.jpg

惠每肿瘤质控系统的抗肿瘤药物监测范围包括化学治疗药物、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等,能够有效满足临床用药监管需求。例如,系统在患者化疗过程中,对医生下达医嘱时的化疗药品剂量,紫杉醇、多西他赛等药物的用药预处理进行监测,要求紫杉醇化疗前12小时及6小时、多西他赛化疗前24小时及48小时内,应给予地塞米松口服,以降低患者超敏反应的发生率。目前,系统已帮助合作医院有效提升部分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部分质控指标达成率高达99.03%。 

此外,针对国家推进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信息上报的要求,惠每科技按癌种诊疗特点,汇总指南、医院专家意见,构建涵盖患者诊疗全过程的肿瘤专病数据库,在临床填写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表时,自动提取数据进行表单项目填充,帮助医院将相关表单快速上报至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目前,国家要求上报的25张监测表中,AI能够辅助医院上报的已有23张,助力医院上报工作高质效完成。

成为我们的

合作伙伴

医院演示预约
提交以下真实信息,我们将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