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提出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加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到2025年覆盖率达到20%。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综合防治能力,强化预防、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逐步将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早诊早治适宜技术按规定纳入诊疗常规。推进“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共管,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到65%以上。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一)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工作规划包括:推行预约诊疗和日间服务、推广多学科诊疗、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强化医防融合4大方面。其中在“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层面,提出优化完善智能化调度系统,推动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规划包括: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优化护理服务、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加强平安医院建设4大方面。其中在“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层面,提出强化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健全国家、省、市三级质控组织体系,完善覆盖主要专业和重点病种的质控指标。完善诊疗规范和技术指南,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层面,提出完善覆盖全国二级以上医院的合理用药监测系统,逐步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监测。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以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其他重点监控药物等为重点,加强用药监测和合理用药考核,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符合规定要求。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推进药品使用监测和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体系建设。
(三)加快补齐服务短板。工作规划包括:巩固提升基层服务网络、提升血液供应保障能力2大方面。提出把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全局统筹推进,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规划》针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出了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化相关领域联动改革、健全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制度4项工作部署。
其中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层面,提出全面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持续优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方法。在“深化相关领域联动改革”层面,提出健全全民医保制度,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按病种分值付费。
促进全民健康信息联通应用
《规划》提出落实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建设互联网医院,为签约服务重点人群和重点随访患者提供远程监测和远程治疗,推动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支持医疗联合体运用互联网技术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优化“互联网+”签约服务,全面对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逐步接入更广泛的健康数据,为签约居民在线提供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延伸处方等服务。推动“互联网+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管理”,实现慢性病在线复诊、处方流转、医保结算和药品配送。推广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5G)、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医疗服务、个人健康实时监测与评估、疾病预警、慢病筛查等。
构建权威统一、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善全民健康信息核心数据库,推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统一接入和数据共享。研究制定数据开放清单,开展政府医疗健康数据授权运营试点。严格规范公民健康信息管理使用,强化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
成为我们的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