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I资讯 > 内文

2022年医保基金飞检情况公布,31省追回19.8亿元

2023-06-19 关键词: 医保智能审核

6月13日,国家医保局公布的《2022年度医保基金飞行检查情况》(以下简称《2022年情况》)显示,2022年全国医保飞检组共抽查了48家定点医疗机构,追回医保基金7.2亿;31省开展省级飞检工作,共检查定点医疗机构2756家,追回19.8亿元。

http://www.huimei.com/real/img/_@@_16871439756601428.png

聚焦大型医疗机构,规范医保基金使用

2022年度全国医保基金飞行检查于7月启动,并首次以文件形式正式披露飞检的工作重点与各项要求,检查时间范围为2020年1月1日以来。

按照《关于开展2022年度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国家医保局联合多个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全年共组织24个飞检组,完成了1个专项飞检和23个省份年度飞检,共抽查了48家定点医疗机构,包括三级公立医院40家、三级民营医院3家、二级以下民营医疗机构5家,检查发现具体问题如下:

一是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分解项目收费,48家医疗机构存在此类问题。

二是串换药品、医用耗材、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46家医疗机构存在此类问题。

三是将不属于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的医药费用纳入医保基金结算,43家医疗机构存在此类问题。

四是违反诊疗规范过度诊疗、过度检查、超量开药,39家医疗机构存在此类问题。

此外,部分医疗机构存在分解住院,药品、医用耗材进销存不符,未严格执行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按DRG付费模式下高靠病组、低标准入院等其他违法违规问题;一些医疗机构存在虚构医药服务项目问题。

国家飞检组将检查发现的问题移交被检地方后,被检地方医保部门认真落实工作要求,组织力量逐一复核,依法依规依约处理存在问题的定点医疗机构。截至目前,已追回医保基金7.2亿元,对16家定点医疗机构处行政罚款1.2亿元,对7家定点医疗机构处违约金2525.1万元,部分问题仍在进一步复核处理中。各被检定点医疗机构主动认领问题,通过对责任人员进行内部惩戒、全面清理不合规不合理诊疗收费项目、优化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功能、建立健全规范医保基金使用的管理考核制度等方式,多措并举、举一反三推进飞检后续整改工作。

总体看,2022年飞检聚焦医疗资源较丰富地区的大型医疗机构,指出这些机构在医保基金使用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督促定点医疗机构严肃、全面、扎实整改,在规范医保领域基金使用行为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

各地正陆续开展新一轮飞检工作

2022年,各省级医保部门在配合完成国家飞检工作的同时,积极完善省级飞检制度,常态化开展对辖区内各地市定点医疗机构的飞检工作。31个省份开展了省级飞检,覆盖了未接受2022年度国家飞检的省份。全年省级飞检共检查定点医疗机构2756家,处理违法违规违约定点医疗机构2413家,追回医保基金19.8亿元,处行政罚款1.6亿元,处违约金等1.5亿元。各地医保部门根据省级飞检查出问题情节的轻重程度,相应作出约谈、责令整改、通报批评、暂停和解除医保服务协议、移送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机关等处理处罚。

CDSreport发现,各省积极相应国家医保局号召,持续推进医保飞检工作常态化,目前已有多个省启动了2023年飞检工作。

2月,辽宁省医疗保障局印发《2023年度全省医保基金监管飞行检查工作方案》,检查范围为14个市,采取“14+2”的形式,在对14个市开展全覆盖检查的基础上,对沈阳、大连两市各加查一次,全省共进行16次飞行检查。

4月,海南省医保局召开了2023年定点医疗机构省级飞行检查启动会,确定6家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和18家二级定点医疗机构作为今年省级飞行检查对象。

5月,新疆自治区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交叉检查)启动会在昌吉州召开,现场对基金使用排名前30位的医疗机构进行抽签确定检查对象。

6月5日,山东省医保局、财政厅、卫生健康委联合启动2023年全省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计划在6月至9月对16市开展飞行检查,检查范围覆盖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的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和收支管理情况。

甘肃省上半年已在金昌市、庆阳市等地陆续开展飞检工作,并于近日印发《甘肃省社会保险基金飞行检查暂行办法》,规定了飞行检查的遵循原则、启动条件、组织方式、职责分工、检查程序、问题处理等内容。

2022年国家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定点医疗机构列表

http://www.huimei.com/real/img/_@@_16871439538581637.png

成为我们的

合作伙伴

医院演示预约
提交以下真实信息,我们将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