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案首页质控的重要性
提升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水平:由临床专家、病案专家、编码专家共同编辑制订的海量规则的大型规则知识库,规则范围广,覆盖面全,对病案首页数据填写高效准确的进行审核分析。
全面的病案首页数据审核及提示:综合考虑病案数据的各个方面,从基础信息、诊断信息、手术信息、费用信息等各个角度对病案进行检查与评价,提供全面、客观的病案质量审核结果。再有效根据病案信息、手术及诊断信息,结合基本信息分析判断编码是否正确,错误则给予正确的编码提示,指导医生正确编码。
提高准确的病案质量评分:病案质量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临床科室医疗质量、医护人员素质的重要依据。进行病案质量评分,使医院重视病案评分质量的现象,从而推进医院绩效、控费等工作。
优化流程,减少医院编码员工作量:能为医院临床科室节约大量因编码规则培训的工作量,为病案室节约因编码的工作量,节约医院编码人力成本。
二、病案首页质控系统工作的执行标准
首先,国务院、国家卫生健康委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系列文件,凸显了病案首页质控在绩效考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其次,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从病案首页数据提取指标8项,其中国家监测指标7项(28%,7/25)。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号文件中,也提出要配合绩效考核,落实临床数据“四统一”。而在《关于启动2019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9】371号文件中,则进一步明确了病案首页数据质量要求,全面启动病案首页质控相关工作,要求规范使用2011年修订版住院病案首页,使用统一的疾病编码和手术操作编码、统一的上传接口标准,并规定了上传内容和时间要求,强调要加强住院病案首页质控管理。这是开展病案首页质控工作的政策背景。
在数据标准方面,病案首页质控要求规范首页数据项目。强调规范使用2011年修订的住院病案首页项目及版式,保证首页数据项目完整齐全是首页数据质量的基础。
同时病案首页质控要求规范首页数据填写内容。《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明确责任主体,明确主要诊断选择原则,明确编码版本,明确首页评价指标。明确责任主体及应遵循的填报规则,强调首页信息的准确性、首页与病历记录的一致性,明确主要诊断定义、选择总则及特殊情况下的13条选择细则。使用统一的数据质量与上传接口标准。设置项目依据与要求要涵盖原卫生部2011版住院病案首页所有项目,且要满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 中,从病案首页提取绩效考核指标对数据的基本要求。项目取值要求结合指标提取要求,完善了部分指标的取值标准和校验规则,并要求尽可能延续HQMS-2011《住院病案首页数据采集接口标准》。
质量管理要求方面,按照国卫办医发【2016】24号《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 2016版)》对住院病案首页质量进行质控;按照《住院病案首页必填项目列表》对70个必填项进行完整率质控;按照《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评分标准》对住院病案首页全部项目进行质控;按照《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十大指标》将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涉及的首页数据项目纳入质控,包括完整率等,延续HQMS中已设置的39项逻辑判断,并新增部分指标的取值标准和校验规则。
三、如何解决病案首页数据质控问题
在病案首页质控过程中,参考规范文件作为指标计算依据。首先要梳理指标计算相关数据项。每项指标从属性、计量单位、定义、计算方法、说明、意义、数据来源、解释8个方面予以诠释。
在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高度重视下,支持省级病案管理质控中心开展具体工作,督促成立地市病案管理质控中心,形成质控网络, 促进工作落实;系统学习首页填报相关政策,全面梳理首页填写全流程 ;在本省有效组织编码新增/问题上报,为编码维护作贡献;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加强病案首页质量管理;强化临床管理,提高诊断能力和技术水平;对临床医生加强首页规范填写培训;加强对编码员培训,掌握编码规则;推进临床医师和编码员沟通合作;开展病案首页质控,全面提升首页数据质量。
总的来说,就是临床要“写得准”:正确的主要诊断,全面的并发症/合并症,正确全面的手术操作,规范/全面/准确填写病案首页全部项目;病案要“编得对”:正确理解诊疗信息,准确翻译ICD-10及ICD-9手术操作编码;财务要“费用准”:分类准确,费用准确;信息要“传得全”:接口标准统一,数据传送无误。各方各尽其责,团结协作铺建高质量的“首页信息高速路”。
成为我们的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