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此类现状,惠每科技首席医疗官、解决方案中心主任蒋宋怡受邀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上,以《医疗大模型辅助病历书写——把时间还给医生》为主题分享了惠每医疗大模型在病历质量管理场景中的作用和成果。
用大模型技术辅助病历质量管理
根据《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明确的三级查房制度要求,医疗机构要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查房制度。其中,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每日至少查房两次,主治医师每日至少查房一次,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高年资主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两次。但不少文献报道现实中存在住院医师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不认真、不规范;上级医生知识面不宽、把关不严,体现不出指导作用;主任及副主任级医生各类其他工作繁多,拿不出有效时间查阅资料、分析病情。另外,查房过程中忽视病历质量检查的情况较为普遍。
有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住院医师每天用于写病历的时间平均达到四小时以上,甚至有部分医师写病历的时间超过七小时。有住院医师提到,自己一上班就开始写病历,根本没有时间看患者,患者有事找他才看一眼。
“一方面是查房制度等没有落实,难以保证病历质量,一方面是病历书写时间长,耗费了医生大量精力。因此,如何同时提升病历书写效率和质量,成为临床和管理的迫切需求。”蒋宋怡表示,来自大量一线医生的呼声使得惠每研发团队将病历辅助书写作为大模型技术的首个重点应用场景,让医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沟通、思考病情、为疑难病例查找最新的医学资料等。通过合作医院的应用,已经显示出大模型的辅助书写功能可以很好地实现病历质量及病历书写效率的双提升,病历书写效率提升5-10倍,内涵质量更有保障。同时,他特别强调,病历辅助书写的定位是帮助和引导正确书写高质量病历、培养临床思维,但绝不是替代医生书写病历。
与CDSS结合形成业内强竞争力
蒋宋怡介绍,目前惠每医疗大模型Copilot在病历质量管理场景中主要发挥了四项功能:病历质控、病历辅助书写、文献问答和病情分析。基于大模型技术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泛化能力,惠每医疗大模型Copilot通过各个功能,AI可以给出类似人工专家的意见,提醒病历中的问题并推送修改建议,同时根据患者信息自动生成鉴别诊断、出院小结等病历内容,供医生书写病历时参考。
为了让大模型能够适应病历质量管理场景,真正理解病历逻辑、内容和关系,惠每医疗大模型Copilot的训练过程除了应用众多开源数据集,还注入了合作医院私有脱敏数据以及惠每临床知识库和知识图谱,使大模型更加贴近诊疗工作和病历书写实际。
惠每医疗大模型Copilot应用了检索增强生成、增强学习和监督微调等技术,显著提高了大模型对病历中关键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医疗领域特定的任务。
为了满足部分医院对于定制化大模型的需求,惠每基于华为Fusioncube A 3000训推超融合服务器打造了院内大模型训推一体机解决方案。对于预算紧张的用户,也推出了基于华为AT800推理服务器的一体机解决方案,极大降低了私有化部署的门槛。
“惠每医疗大模型Copilot具有更专业、更落地和更安全的优势。”蒋宋怡表示,与同参数级别的通用模型相比,在信息抽取、医学术语标准化、长/短对话电子病历生成、医学考试、医学诊断、专科问答等多种医学任务横向测评中,惠每医疗大模型Copilot都体现出显著优势。
实际应用解放医生生产力
在医院实际应用过程中,惠每医疗大模型Copilot不仅显著提升了临床医生书写病历的效率和质量,也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管理效果。蒋宋怡介绍,广西某三甲医院于2024年8月17日在5个试点科室上线了惠每医疗大模型Copilot,辅助几十位医生病历书写效率提升了2-4倍,大模型病历内涵质控触发准确率均在90%以上,精准找出了试点科室的病历内涵问题,并辅助医生修改。山东省某三甲医院从2023年4月开始探索使用惠每病历质控系统提升质控效率,并于2024年7月升级到大模型版本。系统上线前,医院病历质控工作主要依赖人工对少量终末病历进行抽查,上线系统后所有病历先经过大模型进行100%质控,在此基础上再由人工进行复核。在质控人员无增加的情况下,该院所有住院病历人工质控覆盖率从10%提升到70%-80%,工作效率提升了6-7倍,多项病历质控监测指标显著提升。
基于惠每医疗大模型Copilot的应用效果和医院反馈情况,蒋宋怡表示,大模型对提升生产力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可以预见前景广阔。但在医院场景下,大模型参数并非越大越好,在窄场景的高精度“小”模型反而更有探索意义。此外,大模型技术并不适用所有医疗场景,如何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平衡成本、性能、安全以及部署便利性,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他还强调,大模型输出具有不稳定性,其作为参考和指导具有很大价值,但完全使用大模型生成内容替代人工为时尚早。
成为我们的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