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信息科主任杨明远介绍,此前医院单病种上报工作由人工完成,经常面临入组区分困难的问题,同一病种的不同数据需要从多个信息系统寻找,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填报时还会经常出错。由于缺乏数据支撑,医院无法做到实时监测和统计分析工作,成为管理工作的缺失。系统的各项功能则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其首月发挥的效果无疑是最好的印证。
数据显示,濉溪县医院此前每个病例的填报时间一般在30~40分钟,系统上线后大部分病例能够在3分钟内完成填报,部分病种的填报时间甚至更快。其中,脑梗死、社区获得性肺炎(成人,首次住院)和心力衰竭3个病种上报时间变化最明显,每个病例均在2分钟内完成填报,最快时1分钟内即可完成,上报时间缩减20倍以上。该智能化系统不仅在上报效率上发挥了作用,同时也保障了上报数据的质量。以6月上报数据为例,脑梗死等病种的抓取率达到了90%以上,整体抓取准确率则达到95%以上。
系统能够实现上述效果,与其基于CDSS的建设方式和功能作用密切相关。例如,针对入组区分困难和数据提取困难的问题,系统通过对接院内多个信息平台,自动抓取患者信息,并经过数据中心处理成结构化数据。AI可自动识别符合单病种的病例,自动提取病例数据填报。
针对填报工作量大、上报慢的问题,系统可根据《单病种质量监测信息项(2020年版)》等文件要求,自动填写符合要求的信息,并实时提醒填写错误和缺失项。质控人员审核后,可实现一键批量上报,大幅缩减人工上报时间。
针对无法对单病种质量监测与有效管理的问题,系统可对单病种数据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实时数据可供质控人员监测临床诊疗规范性,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应用信息化工具进行单病种质量管理、数据上报、统计分析,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单病种质量管理等多项政策鼓励的方向。杨明远表示,目前系统已经在全院30个科室使用,接下来医院将以此为基础继续发挥系统最大作用,使其除了能够减少填报时间外,还能提升临床医疗质量,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打下信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