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案例中心 > 内文

四川省肿瘤医院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了“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创新实践案例征集”入选名单,四川省肿瘤医院申报项目《CDSS 全方位守护医院质量》入选“医疗质量安全、运行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主题“价值案例”。

http://www.huimei.com/real/img/_@@_17540206685064939.jpg

 

“质量”和“效率”总难两全,在医疗领域,“质量”事关生命安全,“效率”与医保基金支出深度挂钩。随着《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的发布,“质量”和“效率”兼得是所有医疗机构必须完成的硬指标。

 

为提升院内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患者体验,四川省肿瘤医院引入惠每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与院内信息系统融合,通过机器深度学习和大数据挖掘,将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病历数据转化为更具应用价值的临床决策信息,结合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实时为医护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http://www.huimei.com/real/img/_@@_17540206342785879.png

 

CDSS发挥作用的基础之一在于医学知识库建设。四川省肿瘤医院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在惠每医学知识库的基础上,结合院内专科特色,建设了个性化医学知识库,为CDSS提供数据支撑。该知识库由专门的医学团队进行维护,医院医务科、质控办可在线审核、修订。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知识库内容进行了7次更新和升级。

 

在此基础上,医院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4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等政策,以及国家、四川省医政管理重点、医院质量管理关键环节、薄弱环节等为标准,开发了满足医院临床个性化需求的质控规则库。

 

四川省肿瘤医院目前上线的质控规则包括智能推荐、诊疗质控、合理性规则、检验预警、检验/检查重复性规则等。其中,智能推荐覆盖临床诊疗、手术并发症、护理处置、护理评估表等,合理性规则覆盖了检验、检查、手术、治疗、诊断、用药、用血、标本等多个诊疗环节,可充分满足日常诊疗需求。

 

在CDSS的辅助下,四川省肿瘤医院实现了医疗风险实时监测与预警,并可定期根据系统对医疗质量数据的统计,组织各科室医务人员分析问题,针对突出问题持续改进。

 

四川省肿瘤医院对CDSS系统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医生临床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辅助医院实现质量和效率“兼得”。

 

CDSS应用过程中,系统通过推荐护理评估表、护理处置、出院指导、治疗方案、检验检查解读等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诊疗依从性、规范性,也解决了质控关口滞后,临床工作量大、质量无法保证等弊端。

 

此外,CDSS还辅助医务人员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了不必要的检查和用药,有效降低了医疗成本。以合理用药为例,系统可基于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全面评估,自动判断药物医嘱合理性,对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给药时间和顺序、禁忌症、相互作用等进行审核,通过对不合理使用情况的实时干预,帮助临床严格遵循适应症用药。

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医院药品合理性相关预警达97万次,有效提升了院内用药的合理性,从而降低因不合理用药造成的不合理支出。2024年5月,因检验检查重复触发的预警达到2800多次,通过预警提醒医生仔细核对,可有效减少因重复检验检查导致的医疗资源浪费,降低医疗成本。

 

在患者安全方面,以院内VTE防治为例,CDSS的运用大幅提升了院内VTE规范防治率:院内VTE风险评估率从2024年1月的19.3%提升至2024年5月的99.1%,VTE中高危患者出血风险评估率从33.5%上升至66.2%,出血高风险比例从55.6%下降至35.8%,预防措施实施率稳定在80%左右。

 

在CDSS系统的辅助下,四川省肿瘤医院实现了对医疗质量安全多项指标的全面监控和管理,通过PDCA管理工具对院内各项质控工作开展数据统计和分析,为临床多学科讨论、质量管理改进等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