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I资讯 > 内文

重大疫情下,信息技术发挥着什么作用?

2020-2-5 关键词:临床决策支持(CDSS),医疗AI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的不断增加,疫情在全球多个国家的蔓延,北京时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场疫情的防控形势目前仍然复杂严峻,但与17年前的SARS疫情相比,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的投入成为了这场战役的有力“武器”,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后盾。

国内:提升疫情防控质效

缩短确诊时间:

2月1日,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线自动化的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利用AI算法,对疑似病例的病毒样本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比对,可将原来数小时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缩短至半小时,有效缩短确诊时间,并能精准检测出病毒的变异情况。

居家自筛:

冬春季节是多种与新冠肺炎相似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大量因恐慌而涌入医院的非新冠肺炎人群不仅会造成医疗资源严重不足,且极大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反而加剧疫情蔓延趋势与增加医疗机构负担。

2月1日,北京医学会宣布开通“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在线医生咨询平台”。该平台采用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面向公众提供服务,让市民在家里就获取疫情防治知识和医生在预防、就医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引导公众缓解焦虑、有序就医,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减轻公共医疗资源占用压力。目前已有多个省市紧急上线了智能化疫情防控系统,让系统承接在线咨询、网络问诊、重点群体关怀等任务。

加快新药研发:

1月27日,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会同清华大学药学院宣布,免费将药物研发资源开放给全社会科研人员,共同加速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发。GHDDI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和大数据平台将针对SARS/MERS等冠状病毒的历史药物研发进行数据挖掘与集成,开放相关临床前和临床数据资源,以及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老药新用”预测结果,并跟进新型冠状病毒最新科研动态,实时向科学界和公众公布,为新型冠状病毒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公共场所测温:

春节假期即将结束,全国各地即将迎来返程客流高峰,为疫情防控带来巨大挑战。如何对每位乘客都进行体温检测,又让乘客快速通行是客运站的重大任务。1月28日,北京清河火车站上线了AI体温检测系统,工作人员不再需要通过传统繁琐的人工检测体温方式,只需观察配备多人体温检测系统的电脑屏幕,在大量人流无需停留、依次通过的同时,屏幕接连呈现每个人的面部信息及体温数据,从而实现多人体温检测。一旦检测到体温异常,系统将会出现一个报警提示,体温异常的人员面部及其体温信息将一并呈现在屏幕上,由安检人员进行二次体温监测。

同行风险查询:

新型肺炎疫情爆发时正值人口密集流动的春节时期,与病毒潜伏期患者同乘同一交通工具,特别是同一车厢,会存在感染风险而不自知。近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追踪确诊患者的同行程查询工具推出,公众通过输入日期、车次或者航班和地区等信息,便可了解是否曾与已披露的确诊患者同行。

国外:首次疫情预警由AI发出

疫情警告:

加拿大一家主要从事“自动传染病监测”的AI企业BlueDot,利用AI算法,通过搜索外语新闻报道、动植物疾病报告和各类官方公告,于 2019 年 12 月 31 日向其客户发出警告,避免在武汉等地区进行活动。这一警告比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预警早了一个星期。该企业还通过访问全球机票数据,正确预测了新型冠状病毒在首次出现后的几天内将从武汉扩散到曼谷、汉城、台北和东京。

患者治疗:

1月20日,美国确诊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地收治该名患者的医院,在患者的病房里装备了一个配备麦克风、摄影头、大屏幕、听诊器的机器人,医护人员利用机器人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观察治疗,降低医护人员的病毒感染风险。

疫苗研发:

目前全球各地多个科技企业投入到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的相关工作中,通过AI技术的大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助力疾控机构、科研院所等研究单位进行研发提速。AI助力疫苗研发在2019年已有先例,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Flinders 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利用AI技术研制出一种流感疫苗,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比普通疫苗更多的抗流感病毒抗体。

成为我们的

合作伙伴

医院演示预约
提交以下真实信息,我们将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