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I资讯 > 内文

八部委出手了! 直接影响医院收入

2021-1-29 关键词:医疗AI

新年前最后一天,国家卫健委、医保局、财政部等8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加强医院医疗行为管理、降低医疗成本提出更明确的指引。

《指导意见》全文内容虽然不算长,却是一份规格极高的文件,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同意后八部委联合下发。八部委重点关切什么内容?给医疗行业传递了什么样的信号?下文见分晓。

http://www.huimei.com/real/img/_@@_16119146988642465.jpg

01

检查行为是重中之重

从文件名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合理检查是《指导意见》监管的重点医疗项目和临床行为。

“过度检查”可以说是医疗痼疾顽症,背后是医生、患者都陷入两难。为避免一些医疗风险或纠纷,医生多开一些“防御性检查”已成惯例,但过多检查不单是医疗资源浪费的问题,关键是其适应证、必要性、检查结果阳性率是否经得起推敲,是否反而增加医疗风险。

匹兹堡大学等研究人员曾针对低剂量CT用于肺癌筛查做过研究,发现CT筛出的肺结节患者,仅4%会发展为肺癌,即低剂量CT对于确诊肺癌有96%的假阳性,这部分患者后续的随访检查是没有必要了。但医生又如何确定哪些人不用一直随访检查呢?

在这样的背景下,《指导意见》出台,一方面明确开展不合理检查的专项整治活动,通过组织专家采取飞行检查、有因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监督管理,重点整治无依据检查和重复检查。另一方面,指引临床提高检查质量,要求医院将国家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以电子化形式嵌入医务人员工作站,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并建立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适宜性点评制度,开展医疗检查的质量控制工作。

02

医院药品面临更严准入和收益压缩

《指导意见》要求卫健委组织制定各病种诊疗规范、用药指南、临床路径等,并落地医院、进入医生工作站。这意味着医生开药得在指南、路径范围内去选择,这些规范未来将成为医院药品的准入门槛。

此外,文件明确加强重点处方药的使用情况监测,表示国家监管重点从关注药品采购、药价等,转向关注诊疗过程中的合理、对症使用。国家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耗材加成,解决了药价虚高问题,但医院依然有动力“多卖药”。

《指导意见》则彻底把药品变成医院的风险成本,临床应用情况与医疗机构绩效考评、医师定期考核、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业务考核直接挂钩,不合理使用医生还可能面临被取消和限制处方权。医院该如何应对?在DRG支付制度配合下,必须加强合理用药质控,把不必要的成本转为医保盈余。

文件“点名”监管的国家监控药物、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心血管类药物,势在必行!抗菌药滥用已经司空见惯;心血管药物使用亦常见诊断依据不足、药物滥用等,尤其是支架滥用现象,国内药物支架的使用率几乎是100%,普遍存在不合理使用,直接导致医疗成本和治疗风险的增加;中国抗癌药使用增速第一,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包揽了2019年全药使用金额增长绝对值、5年品种数增幅、金额占比的最高,医院抗肿瘤药使用金额比美国还要高出不少。

随着一些新型抗肿瘤药物纳入医保,较高的使用量和不恰当使用,将伴随滥用风险和不合理的医保支付。为此,卫健委专门出台了《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年版)》,有了《指导意见》加码,医院的药品“收益”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推进医疗服务真正走进“只开必要的药和检查”的价值医疗时代。

03

临床路径管理砝码加重

2022年底前,三级医院50%出院患者、二级医院70%出院患者要按照临床路径管理。

临床路径管理的初衷是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对照研究显示,完成临床路径的病例,其次均费用、药占比、住院日有明显下降。基于临床路径的按病种付费,次均住院费用比按项目付费降低了10%。

自2009年以来,国家卫健委共印发1212个临床路径。但医院执行临床路径管理存在:实施科室与病种数量与国家标准差距较大,进入路径后的完成率基本达标,但病例入组率偏低,且变异率差异大。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占比、合理用药、重点监控药品制度等都与临床路径息息相关。临床路径可以说是整个《指导意见》落地医院的重要基石,逐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的入径率、完成率,降低变异率、退出率,提高临床对路径的认可度、路径开发参与度、开展适应性评价研究等,将为持续医疗质量改进提供基础。

04

“信息化+DRG”是落地支撑

《指导意见》多处强调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信息化监测和监控。临床路径管理、日常医疗行为监测、临床研究等都离不开信息化支撑,在医疗行为发生的端口,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发挥事前预警、事中管控的功能,信息技术是文件落地医院的前置抓手。文件发布之后,医院信息化市场势必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医疗行为发生后的管理“末梢”,DRG支付又为临床规范上了一道“保险”。随着药品、耗材、医技检查治理的深入,将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收入,医院向提升医疗服务价格“腾空间”,势必更加重视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要效益。

同时,DRG支付也是强化医疗服务成本核算的重要工具,通过建立DRG绩效管理体系,能够把病种费用、人工费用、物资等算清账,使医务人员收入真正体现劳动价值和技术价值,实现优绩优酬。

成为我们的

合作伙伴

医院演示预约
提交以下真实信息,我们将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