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I资讯 > 内文

两部门发文!2600余家社区医院将执行新的服务能力标准

2022-7-26 关键词:临床决策支持(CDSS)

7月20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标准》),文件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18版)》基础上,优化调整了部分指标,对加强儿科建设,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提出新的要求而形成。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我评价与改进,并作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地评价的依据。

01

评价指标

社区医院人员配备

从章节、条款设置的数量来看,《标准》与2018版保持一致,均设置了4个章节、80条基本条款、10条推荐条款,只是各章节下细分的条款有所变化。例如,在第二章“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中,增加了“儿科医疗服务”“心理健康服务”2个推荐条款,体现新标准鼓励社区医院进一步提升与拓展专科服务能力,也更符合当前居民医疗服务需求。

此外,与2018版相比,《标准》对人员配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疗服务等指标的评价要点均进行了调整。其中,“人员配备”指标在A(有持续改进或成效良好)、B(有监管有结果)、C(有制度且能有效执行)三个档次中都增加了2-3个评价要点,主要是增加公共卫生、儿科、中医类别医师,以及明确各档次对应的“辖区内每万名服务人口注册全科医师数”的最低设置人数,例如,C档不少于2人,B档不少于3人。

注:图中红圈内容为《标准》所调整内容,该解释适用于下文各图

02

评价指标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3月15日,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水平,发挥家庭医生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相应地,《标准》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标的评价要点也进行了优化调整。

从上图来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各档次的评价要点较2018版发生较大变化,对签约服务覆盖率、提供的服务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C档新增“有团队或个人能为签约居民提供中医药服务”要求,B档对签约服务覆盖率的要求从“达到30%以上”改为“不低于本区/县签约率平均水平”,并提出定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考核。同时,不再强调签约居民的续约率,而是改为“履约率”。这些内容的变化将推动社区医院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措施。

03

评价指标

服务内容和水平

医疗服务作为社区医院的核心业务,《标准》对其能够识别的疾病种类、服务内容等都作出了调整。其中,“疾病种类”指标主要是在各档次中新增了中医疾病的诊治要求。例如,C档要求“至少能够识别和初步诊治 20 种中医疾病”,B档与A档则分别将种类数值提升至30种、40种,体现国家对发展中医的重视程度,也将进一步满足社区居民的中医诊疗服务需求。

此外,《标准》在“医疗服务”内容中,还新增了儿科医疗服务、老年人卫生服务、心理健康服务这3类服务。其中,老年人卫生服务属于基本条款;儿科医疗服务与心理健康服务如前文所述,设置为推荐条款。

04

评价指标

信息管理

信息化建设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已被纳入多项重要考核中。《标准》对社区医院的信息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社区医院的“信息管理”主要包括信息系统建设、网络安全两大点。其中,“信息系统建设”的评价要点较2018版主要是进行了项目的增删。例如,在C档的各场景信息系统建设中,除了财务、药房、门诊等系统,新增了家庭医生签约系统的建设要求,以满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功能需求。

此外,在B档中,删除了原有的“信息系统支持运行、管理、监管及签约服务等业务”(签约服务功能要求体现在C档中),新增“提供互联网预约挂号和自助查询功能”,体现对服务患者的信息能力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标准》对社区医院服务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在7月22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中也有所强调,该发布会主要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医改工作进展成效,其中包括基层医疗服务的发展成效以及下一步工作重点。会上指出,我国基层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达到服务能力标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达到53%,全国累计建成社区医院2600余家,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就诊率超过90%。

而针对基层医疗服务的下一步工作重点,会上强调:要强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三级医院、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资源,加大基层全科医生培养培训的力度,壮大全科医生人才队伍。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挥好基层的“健康守门人”作用。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在分级诊疗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医联体内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搭建分级诊疗信息化平台,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双向转诊、预约诊疗等提供技术支撑。

成为我们的

合作伙伴

医院演示预约
提交以下真实信息,我们将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