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临床路径提升肿瘤医疗质量
利用CDSS提升各专科管理质量一直是惠每不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近些年,惠每CDSS已经深入到肿瘤、心脑血管、ICU等专科。此次肿瘤诊疗规范化及费用合理化平台的发布,是结合惠每CDSS 3.0的一次全面升级,旨在帮助医疗机构在肿瘤诊疗过程中牢抓诊疗规范和费用合理化。
惠每科技医学总监刘莹介绍肿瘤诊疗规范化及费用合理化平台
“一款优秀的CDSS产品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我认为,首先必须具备专业性,其次不改变使用者工作习惯,最后要易于操作。”据刘莹介绍,惠每肿瘤诊疗规范化与费用合理化平台依据行业指南、国家质控管理指标生成质控点,由此保证了质控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同时,惠每AI伴随式的提醒“恰到好处”地融入医生日常工作中,无需使用者改变既往工作习惯,让质控意识在医生的日常诊疗行为中潜移默化。为辅助医生提高生产效率,平台通过提供规范化诊疗方案对医生进行适时引导。
“智能临床路径”和DRG/DIP的融入,使肿瘤CDSS得以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同时兼顾费用合理化”。以乳腺癌患者为例,系统识别后会进入主路径,可根据乳腺癌分期、分型、分子诊断等结果动态推荐手术、化疗、内分泌、靶向、放疗等分支路径,并推荐诊疗方案。同时,系统可实时判断必选医嘱是否执行、可选医嘱是否合理,并结合诊疗费用给出综合建议,包括医疗不足提醒、费用预警、医嘱合理性提醒、优选方案推荐等。
平台事中提醒界面示例
在智能临床路径基础上,该平台通过事前“质控预警”在诊疗缺陷发生之前对医生进行适时提醒;通过事中“质控提醒”在缺陷发生后尚有补救机会时对医生进行警示,帮助医生做到“亡羊补牢”。
平台事后统计分析界面示例
除在诊疗过程中发挥作用外,CDSS的价值还体现在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方面。平台拥有完备的事后数据分析和展现功能,医院管理者可在监测界面同时查看诊疗规范化情况以及费用、住院日等资源消耗情况。数据统计可以聚焦在患者层面,为精细化管理提供多层面的数据支持。
数百家医院实践经验夯实平台基础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刘莹将惠每肿瘤诊疗规范化与费用合理化平台比喻成了一位“质控专家”兼“医疗费用审核员”,伴随医生整个诊疗过程,进行适时的诊疗规范化提醒和费用超支风险警示,并结合费用合理化分析协助医生采取应对措施。但是,想要同时“扮演”这两个角色并不容易,系统必须具备3个条件才能让产品达到上述效果:
数百家医疗机构落地经验积累,保证自然语言识别的高准确性;
质控规则配置足够灵活,以满足指南的快速更新和个性化落地需求;
费用管理,既要满足医院的控费需求,也要兼顾诊疗质量的保障。
刘莹介绍,多数肿瘤科室在高压的工作强度下,还面临着亏损的压力。有数据显示,某地区大型三甲医院的费用支出统计中,无论是科室超支排名、药品超支排名、检查项目超支排名还是病种超支排名,肿瘤科室均位居前列。
“我们在5年前就开始尝试发挥CDSS在肿瘤专科领域的作用,因此深知做好这类产品存在的困难。”刘莹强调,惠每肿瘤诊疗规范化与费用合理化平台已经迈出了艰难的一步,后续还需要落地应用的考验和效果验证,相信未来将助力更多医疗机构破解肿瘤质控和费用合理化管理中的重重难题。
成为我们的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