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试行)》
根据医政医管局官网发布的《通知》专家解读,增强专科能力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公立医院强不强,关键看专科,“专科能力指数”按疾病病种分类,将病种例数、四级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等相关参数纳入专科能力考核体系,正确引导公立医院专科建设方向,推动专科技术水平、病种质控水平持续提升。
这一点从《“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的相关要求可体现,该文件中,国家对“十四五”时期的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作出了整体性、系统性、制度性安排,推动我国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进入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并提出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期末,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重点评估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等专科能力和绩效情况,考核方式是以医院评审和绩效考核工作情况为基础,使用项目遴选指标体系(见下图),客观量化评估。
来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遴选指标体系
由此可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专科能力指数”所考核的指标来源于上图指标,涉及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三大部分内容。考核的病种是肿瘤、神经、心血管、呼吸和感染等专科主要病种,尤其是各专业纳入国家单病种质控范围的病种,这一点可参考国家发布的核心专科能力建设方向(见下图)。
来源:《“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
02
与“国考”的关联
《通知》明确,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工作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同步推进,各项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也有绝大部分标明“国家卫健委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平台”(专科能力指数是其中之一),其中公立医院有14项(14/18),公立中医医院有20项(20/24),充分体现两项考核工作的关联性。
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中,直接明确专科能力评价要求的仅有“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其指标说明提出: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逐步扩大监测的病种范围,并开展基于重点病种的专科能力评价。而基于病种的专科能力评价主要考核单病种例数、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病死率这4项指标,见下图。
此外,与“专科能力指数”评价相关的四级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单病种质量控制、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等指标,均是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的国家监测指标,可见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国家重视程度。
03
国家提出的专科能力建设要求
《通知》中明确,评价内容“能力提升”是衔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与“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的工作要求,相关文件提出的专科能力建设要求如下:
《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 2021.06
在“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工作要求中,提出加强临床专科建设。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建设临床专科,重点发展重症、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感染、儿科、麻醉、影像、病理、检验等临床专科,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体系,提高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加大对中医医院的支持力度。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在“双一流”建设中加强相关学科建设。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国家卫健委等 2021.10
在四大行动的“重点建设行动”中,提出建设临床重点专科群。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诊疗需求为导向,实施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百千万工程”,建设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加强特色专科、平台专科、薄弱专科建设,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提升中医内涵和疗效,为开展先进医疗技术、高难度手术和疑难复杂疾病诊疗提供支撑。加强对中西部地区薄弱专科建设的政策倾斜力度。到2025年,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区域专科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显著提升。
《“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国家卫健委 2021.11
在重点任务部署中,提出加强专科能力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为导向,提升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根据“十四五”时期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相关工作要求,做好县医院临床专科发展规划,加强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健全诊疗科目,综合考量近年县域患者外转等因素,通过引进人才、改善硬件条件、派驻人员支援等措施补齐专科能力短板,重点提升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肿瘤、神经、心血管、呼吸和感染性疾病等专科疾病防治能力。
此外,国家卫健委2021年10月发布的《“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2022年4月印发的《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均对医院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作出了相关要求(已在前文大致描述),可见“十四五”以来,国家对医院专科能力建设的密集布局,将推动医院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
成为我们的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