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2020年8月-12月临床使用情况
02
为医院“专病化”管理开辟新路径
近年来国家卫生主管部门逐步将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常见病纳入监测范围,制定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管理路径,临床医生需要及时、规范地完成相关诊疗项目。三峡医院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用CDSS强化疾病的规范管理路径,给予临床医生专科化、专病化的应用支持,为医院专病化管理开辟新模式。
以院内VTE防治为例,VTE与住院事件密切相关,及时的风险评估与恰当预防是世界性医疗保健难题。三峡医院将CDSS与医生工作流程结合,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解析病历数据,实时提醒医生在入院24小时、转科24小时、术后24小时等关键节点进行风险评估。一旦患者风险评估为中高危,将进一步提醒出血风险评估并推荐恰当预防措施。
通过8月-11月的四个月应用实践,院内VTE防治从以往的部分科室被动防治转变为全院性标准防治,对6399名住院患者进行了VTE筛查与风险管控,全院VTE风险评估率持续上升。其中重症康复病区、骨科脊柱病区、妇科等16个临床科室/病区的评估率提升至70%以上(图3),使中高危患者得到及时的筛查与预防。
图2 CDSS院内风险管理效果
三峡医院在VTE防治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扩大AI质控覆盖的病种,实现多种疾病的监控。以急性脑梗死这常见的高危疾病为例,患者发病后及时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可改善病情,CDSS按照国家单病种管理要求,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全程监测患者的NIHSS评分、48小时内抗栓治疗等脑梗诊疗指标,如果医生未完成相应诊疗项目将实时进行提醒。
根据8月-11月的质控数据显示,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指标完成率月平均值为53%,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其中“48小时内抗栓治疗”、“他汀类药物治疗”等重点指标在11月的完成率依次为84.7%、86.1%,达全国先进水平。通过临床诊疗规范性的有效提升,改善患者预后。
医疗质量智能控制体现在医院管理者身上就是对院内整体质控情况的可视、可控。CDSS对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与临床诊疗情况进行自动采集、统计,实时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可视化质控数据,及时了解临床“做得好不好”,以及对质控效果进行评价,以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通过医疗质量的闭环管理,推动质量持续改进,为患者打造安全防护网。
成为我们的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