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HIS系统和病案系统科室单元设置示例
2.确定科室单元及编码
在成本核算工作领导小组的带领下,以《成本手册》中「科室单元分类名称及编码」为基础,综合医院各系统中科室单元设置情况,结合医院未来业务发展趋势和管理需求,制定统一的医院科室单元及编码。
(1)一级科室编码。用一位数字编码表示第一层级的单元分类。1表示临床服务类科室,2表示医疗技术类科室,3表示医疗辅助类科室,4表示行政后勤科室。
(2)二级科室编码。在一级科室编码的基础上,用三位数字表示第二层级的科室单元分类,例如临床服务类科室编码为1,其二级科室编码为101预防保健科,102全科医疗科;医疗技术类科室编码为2,其二级科室编码为201病理科。
(3)三级科室编码。在二级科室编码基础上,用六位数字表示第三层级的科室单元分类,例如二级科室编码为103内科,其三级科室编码为103001呼吸内科、103002消化内科。
(4)四级科室编码。在三级科室编码基础上,用八位数字表示第四层级的科室单元分类,例如三级科室编码为103001呼吸内科,其四级科室编码为10300101呼吸内科门诊,10300102呼吸内科住院。
科室单元设置示例
3.各信息系统科室单元的对接
按照编制完成的科室单元,做好医院内部各信息系统科室单元的替换或对接。通过替换统一的科室单元,统一医院信息基础,有利于医院各系统规范运行和管理;也可以选择不替换现有系统的科室单元,通过与成本核算系统进行科室单元对照的方法实现信息对接。
服务单元如何设置?
一、梳理服务单元设置现状。
服务单元设置时应当首先梳理医院开展的主要业务活动,充分考虑医院为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内容,同时结合医院学科发展的目标以及成本管理的需要确定服务单元。
二、确定服务单元及编码。
在成本核算工作领导小组的带领下,组织医院相关部门召开服务单元设置讨论会议,以医院开展的医疗服务内容为基础,结合医院未来业务发展趋势和管理需求,制定统一的服务单元及编码。
1. 一级服务单元编码。用一位数字编码表示第一层级的服务单元分类。1表示临床服务类服务单元,2表示医疗技术类服务单元。
2. 二级服务单元编码。在一级服务编码的基础上,用三位数字表示第二层级的服务单元分类,例如临床服务类服务单元编码为1,其二级服务编码为101病房服务单元,102手术服务单元。
3. 三级服务单元编码。在二级服务编码基础上,用六位数字表示第三层级的服务单元分类,例如二级服务编码为101病房服务单元,其三级服务编码为101001普通病房服务单元、101002重症监护病房服务单元。
医院可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在三级服务单元编码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细化。
服务单元设置示例
科室单元设置应注意哪些要点?
一、科室单元设置的颗粒度
对于科室单元设置的粗细程度,原则上应该按照医疗机构运营管理的需要确定,同时要兼顾成本数据采集和核算的可行性,如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关注的层级、医院财务管理的要求、医院绩效考核的方案等。
根据需求不同,成本核算单元可以按科室的大类(如临床服务类科室、医疗技术类科室等)、亚类(如神经外科、骨科等)、细类(如脊柱外科、骨关节科等),以及细类下病区(如脊柱外科一病区、脊柱外科二病区)、诊疗组等不同层级进行设置。
二、边界界定不清的科室单元设置
对于科室单元的归属分类,应当按照该科室单元提供服务的性质以及成本归属进行划分。
1. 如果该检查室仅为所属部门服务,且不能计算其成本构成和数据的,则不作为单独的核算单元,其成本直接计入其所属部门。
例如:神经内科设电生理室,该检查室仅为神经内科服务,且不能独立计算其收入、成本(如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及其他费用)数据的,则其成本计入神经内科。
2. 如果该检查室仅为所属部门服务,但能够计算出其成本构成和数据的,可作为单独的核算单元。
例如:神经内科设电生理室,且该检查室仅为神经内科服务,但能够清晰计算出其收入、成本数据的,可作为单独的核算单元。
3. 如果该检查室为多个核算单元服务,则独立设置核算单元。
例如:消化内科设内镜中心,该检查室同时为消化内科、普通外科等多部门服务,则将该检查室独立设立为科室单元,将其成本归为所设科室单元。
三、多学科协作科室单元的设置
对于多学科协作科室,其收入、成本和工作量均涉及到各学科。首先要梳理多学科协作科室业务流程,将多学科协作科室视为一个为患者提供服务的科室单元,收入、成本、业务量等成本核算所需数据可获得、可计算,强调收入与成本相配比。
在收入划分明确的前提下,划分成本信息,主要包括医护人员数、床位数、材料领用、设备消耗等。对于一些确切无法明确划分的成本费用,可以采用科室单元面积、人员数、床位数等进行配比分摊。
四、共用病区科室单元的设置
对于多个科室共用病区、共用医护小组的情况,应尽可能设置单独的成本核算单元。如果因人力资源等实际条件的限制,则需要提前制定多科室共用的分配方案,与相关科室的数据进行关联,可以采用床日数、床位数、出院人数等分摊参数进行配比分摊。
五、多院区科室单元的设置
对于「一院多区」的布局模式,需对多院区科室名称和机构设置进行统一规范,以医院组织架构图及临床、医技、医辅、行政科室最小核算单元表的形式,明确各院区各科室的功能分布,加强统一管理和监督。同时规定如有变更,须按照规定流程办理审批,相应科室随之动态调整,任何科室不得擅自增减变更。
六、多职能科室单元的设置
医院应当根据成本核算对象,按照直接开展医疗活动、为业务部门提供服务或产品的标准,确定医疗技术类科室属于业务部门还是辅助部门。
例如,计算诊次、床日成本时,医疗技术类科室为开展门急诊、住院活动的临床服务类科室提供医疗技术服务,属于辅助部门;计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时,医疗技术类科室直接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项目,属于业务部门。
七、手术室单元的设置
以科室单元作为成本核算单元开展成本核算时,应当将手术室作为医疗技术类科室参与二级成本分摊,将手术室成本分摊到各临床服务类科室,以确保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
科单元设置应注意哪些要点?
一、服务单元设置的颗粒度
服务单元设置的粗细程度,原则上应该按照医疗机构运营管理和业务开展的需要确定,同时要兼顾成本数据采集和核算的可行性。对于医院重点专科或者优势学科可以相对更细致划分。
如医疗技术类服务单元下的影像服务单元,可以把影像服务单元作为服务单元,也可以按照医院业务开展的需要,把影像服务单元细化为影像检查服务单元、核医学服务单元、超声服务单元、心电服务单元、介入服务单元、其他影像服务单元等。
二、服务单元设置的范围
服务单元是以医院为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内容类别为基础而设置的成本核算单元,服务单元的对象是患者接受的医疗服务内容,因此在设置服务单元时,应该针对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设置服务单元,而行政管理类和医疗辅助类成本单元因不直接向患者提供服务,原则上应当进行间接成本的分摊,而不是直接设置对应的服务单元。
成为我们的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