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医疗质量管理
目前,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细菌耐药、严重不良反应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和挑战。医疗机构作为抗菌药物使用的主要场所之一,如何配合国家政策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减缓细菌耐药趋势已成为其重点工作内容。以往临床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策略大多依靠医生经验,抗菌药物管理主要依靠手工逐份翻阅病史,存在诸多限制与不足。而在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逐渐深入医疗工作的当下,抗菌药物智能推荐智能体等智能工具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抗菌药物规范使用不可小觑
抗菌药物自问世以来,挽救了无数生命,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武器。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一个严峻的问题逐渐浮现: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当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后,这种药物就不再有效,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强效、更昂贵的药物来对抗这些“超级细菌”。这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也大大提高了医疗成本。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或不规范使用。
为规范临床诊疗药物使用和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多次印发相关政策文件,并将抗菌药物使用相关监测指标纳入“国考”“等评”等工作考核体系。例如,“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作为“国考”55个监测指标之一,通过成人抗菌药物的平均日剂量(DDDs)分析评价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并提出逐步降低目标导向;“抗菌药物使用记录符合率”作为27项病案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之一,成为评判病历内涵质量的重要依据。
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由于临床医生缺乏合理用药的意识和能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水平不足等原因,仍有医疗机构存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因此,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按照管理和指南要求,依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是解决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关键。
六大功能支撑抗菌药物智能体
抗菌药物智能推荐智能体是一款基于患者病情和临床数据的智能化用药辅助工具,其能够根据感染类型、病原学特点、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为医生提供科学、精准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通过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的深度结合,该智能体能够通过智能体平台随时下载至临床使用。医生点击智能体后,CDSS自动弹出对话窗口,并分析当前病历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同时推荐相适应的抗菌药物使用方案。
在整合最新国内外权威指南和流行病学数据基础上,抗菌药物智能推荐智能体能够实现用药指征审核、耐药性评估等六个核心功能:
1. 用药指征审核:明确感染证据,排除非感染性发热,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2. 耐药性评估:结合病原学检验结果、患者既往用药史及当地耐药菌流行数据,评估耐药风险并指导选药。
3. 个性化方案推荐: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等特征,推荐首选和替代用药方案,并详细说明用法用量。
4. 疗程与转换建议:提供抗菌药物使用疗程的优化建议,包括从静脉到口服的合理转换时机。
5. 关键监测指标:列出治疗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疗效和安全性指标,如病原体清除情况、不良反应等。
6. 依据与警示:标注推荐方案的数据来源,同时针对高危场景(如多重耐药菌感染)发出预警提示。
在医院感染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该智能体能够用于复杂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选择与管理;在社区医疗机构,其能够协助基层医生处理常见感染性疾病,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在药师审方与用药咨询方面,其能够为药师提供科学依据以优化抗菌药物处方审核流程;在科研教学,其能够帮助医学生和临床医生学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相关知识。可以预见,抗菌药物智能推荐智能体能够在提升诊疗效率、降低误用风险、改善患者预后、遏制耐药发展以及支持多学科协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想了解更多产品信息或预约产品演示?我们的专业团队随时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