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医院数据的价值体现尤为明显。我们对大数据的真实性要越来越高,对AI产品的准确率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何萍主任讲到,在此需求下,申康中心仅仅围绕着“两个责任主体”的定位,探索构建了以战略规划为引领,以绩效考核为抓手,以信息化为支撑的非行政化办医模式与出资人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尽力做到互通、互联、互认。构建市级医院临床大数据中心,全面支持医院集团化管理及市级医院“看大病、解难症”的功能定位,深化数据利用,推动服务创新,提高医疗质控,强化科学决策。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一家医院的信息化系统中断,那将会面临什么?整个医院的诊疗将面临哪些困境?医院的信息化系统正常运行,是保障医院平稳运行的第一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胡伟国教授在致辞中提出:随着我国大型医院改革发展的步伐加快,“智慧管理”的改革也逐步进入深水区。如今,医院的信息化运作已经和救护车的作用同等重要。但作为智慧型医院,不能仅仅要求医院信息化支撑只处于安全平稳的发展,还要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如何做好做强医院信息化才是现代智慧医院建设的核心任务。
胡伟国教授在会议中分享了瑞金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自1988年成立计算机室以来,瑞金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从1995年开始全院HIS系统建设,2000年实践自主开发为主的建设模式,到2002年医院提出“数字化医院、人性化服务、科教创新、生态院容”的发展愿景,再到逐步探索从数字化医疗到智慧、认知医疗,瑞金医院在持续创新中向智慧医院转型发展。
针对目前医疗质量管理存在的如质控意识淡薄、过程环节缺位及尚未落到实处等问题,尚寒冰教授介绍了瑞金医院通过CDSS构筑质量管理闭环,“以病人为中心”的质量管理系统。以CDSS为核心建设信息体系、让CDSS融入工作流程提供诊疗建议;参与在院患者疾病风险管控、单病种过程质量管理与数据上报;通过形式+内涵质控,对病历文书数据进行多维度校验和DRG管理。尚教授表示,同时也希望通过基于AI的CDSS大数据统计分析,对临床真实数据进行治理、挖掘,从而反哺临床。
3CIO说信息中心把数据“管“好,让终末管理转为过程管理
瑞金医院信息中心赵艳主任解读了《智慧管理标准》。赵主任介绍,智慧管理的内容涉及医院的医、教、研、人、材、物等共9个方面、31个项目,其中每个项目又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医疗护理方面,新版标准中最重要的就是质控管理。医院管理方面,信息中心将相关数据收集起来,帮助管理者将终末管理化为过程管理。赵主任强调,目前医院信息安全漏洞比较大的就是医疗设备。如何该医疗设备的信息安全是目前面临的比较大的挑战。
疾病风险预测是疾病预防的关键,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任务,在流行病学研究、个体化治疗、临床防治及患者认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心血管病是最早应用预测模型的领域。张瑞岩教授表示,疾病风险预测模型发挥作用的关键要素是“适时”和“准确”,在这些方面,人工智能的优势尤为明显,如智能解析病历、自动风险分层、推荐治疗方案等感受到AI带来的获益的同时,张教授也表示AI智能管控仍然面临高质量数据获取和高维度数据处理方面的挑战。医学自然语言的处理也是AI应用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脓毒症是ICU患者死亡最重要的病因。2015年我国死于脓毒症的患者占居民总病死率的12.6%。因此,我国针对脓毒症防治的“三早两降”方针显得尤为重要。但SOFA评分体系收集信息繁琐,如何做到快速与准确评估和持续监测?陈影主任表示,幸而人工智能的出现使我们得以摆脱这个困境。瑞金医院基于CDSS的脓毒症管理实现实时、高效、规范、指标量化。将住院患者脓毒症早期筛查与诊断的评估量表嵌入系统,实现评估工作的自动化,解决了信息收集困难、工作量大等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与医院管理的不断融合,建设智慧医院已经成为各大医院可持续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持续推出了智慧医疗、智慧服务相关的评估标准,智慧医院的评估标准也在积极地筹备中。智慧医院的建设是要靠多部门、多单位齐心合力来完成的工程,AI这一强劲的“新引擎”一定能帮助我们航行的更快更远。
本文转自“医师报”
点击文末左下方直播链接观看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链接:
http://live.mdweekly.cn/app/index.php?i=3&c=entry&time=1&rid=876&do=index&m=wxz_wzbagent&code=081iTN100QjAAK1HOw0001sO6I2iTN1R&state=STATE
成为我们的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