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女士入院后,医生的电子病历上弹出了一条预警信息,显示梁女士为戈谢病高危患者,并已经完成了评估工作。据了解,在临床进行预警的智能系统是基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的戈谢病AI筛查系统。其能够根据患者病历信息中记录的不明原因脾肿大、血小板减少、贫血等症状,迅速识别出戈谢病的可能性,并依据临床指南指导医生进行下一步诊疗行为。
最新版临床指南明确,葡萄糖脑苷脂酶活性检测是戈谢病诊断的“金标准”,而基因检测则有助于进一步确认分型,对判断疾病程度和预后具有指导作用。骨髓形态学检查能够发现戈谢细胞,但可能存在假阴性、假阳性的情况,因此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系统在预警的同时,还发现梁女士缺少基因检测等必要检查,并推荐医生完成基因检测等工作。而梁女士的基因检测结果也印证了系统的初步判断。检测步骤的完善不仅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了指导,更为医生提升诊疗质量和效率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AI辅助,罕见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显著提高,为患者赢得了宝贵治疗时机。
CDS REPORT |PART 3 1年守护近十万名患者
在各项检测结果的客观印证下,梁女士被纳入戈谢病患者管理,并开始使用医保目录中的治疗药物开始有针对性地治疗。
梁女士的案例凸显了智能系统在戈谢病早期识别中的关键作用。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罕见病症状时,CDSS能迅速锁定关键指标,避免误诊漏诊。同时,系统还扮演了“哨兵”角色,能够对每一份病历进行全量审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确保每位患者的戈谢病高危信息都不会被遗漏,让每一位戈谢病患者都能够尽早被发现,及时开展必要治疗,将疾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从2024年6月上线至今,戈谢病AI筛查系统已经辅助医生筛查了近十万名入院患者,共发现了569名戈谢病高危患者,最终确诊1例。
医院医生和管理人员对系统的精准度和高效性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计划围绕CDSS展开更多罕见病筛查项目,例如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法布雷病等,进一步提升罕见病诊疗水平。相关的应用成效和建设实践也将被更多医院借鉴,推动智能化医疗体系构建,助力罕见病防治工作全面升级,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