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临床智能体
脑卒中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因。有研究显示,若能早期筛查、合理预防,脑卒中发病率将减少31%,我国居民的平均寿命也将增加1.3年。因此,如何从就诊患者中快速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是降低脑卒中发生率的重要环节。随着大模型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临床场景中,“智能体——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正在守护公众生命健康和提升医疗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可遗漏的脑卒中高危信息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一旦发病,患者可能会面临长期的医疗护理需求,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使家庭陷入经济困境。对于医疗系统而言,脑卒中的治疗和康复成本极高,包括急性期的抢救、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各个环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脑卒中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成为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脑卒中的防治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方位提升脑卒中相关的预防、诊疗和康复等工作质量。例如,在刚刚发布的《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5年版)》中,脑卒中相关的脑梗死(首次住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出血被纳入55个单病种质控指标中,以规范临床诊疗工作。同时,这3个病种作为重点考核项目,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4版)》中监测各医院单病种例数、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和病死率,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和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的目。《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明确要加强个体化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综合评估,推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新模式,推广智能化预防与诊疗技术,并提出至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到190.7/10万以下的“硬指标”。
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由于症状不典型、易混淆等原因,脑卒中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存在误诊的可能,致死致残风险可能因此提升数倍。再加上临床医生存在患者量大和经验不足等原因,一些患病高危因素常常被忽略。因此,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可能导致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并给出诊疗建议,是降低脑梗死、脑出血等脑卒中相关疾病的重要发展方向。
CDSS+智能体平台展现灵活性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智能体是基于临床实际需要开发的一款基于临床数据评估的智能分析工具。其能够自动分析患者病历信息中的高危信息,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家族史、吸烟、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等。按照Essen、ABCD2等国际通用评分方法,该智能体能够迅速评估患者脑卒中风险级别,并明确标注影响评分的关键因素。基于评估结果,智能体还能为高危人群生成具体的健康管理建议,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干预等。
通过嵌入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该智能体能够实时抓取医院所有业务系统的患者信息,在保障数据完整性的同时为智能体分析和评估奠定了基础。基于CDSS在各个诊疗环节与医生、护士和管理人员等的深度交互,智能体不仅能够以弹窗形式实时推送患者评估结果和高危信息,还能够展示诊疗和健康管理建议。
由于专业性不同,许多科室可能忽略脑卒中高危信息,导致患者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临床智能体平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该平台,医生能够自由下载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智能体至CDSS,并一键实现自动筛查和获取客观诊疗建议,大幅降低因专业不同导致的漏诊误诊风险。
除综合医院外,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智能体在基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中心和科研机构等展现更多价值。例如,该智能体能够在基层医疗机构用于社区健康筛查,帮助早期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降低区域发病率。在健康管理中心,其能够作为脑卒中专项筛查工具,提升健康管理服务的专业性和效率。在科研机构,研究人员能够将其用于脑卒中相关研究,通过收集高危人群数据,为疾病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持。
当“脑梗死、TIA、脑出血”三大病种正式纳入三级医院评审单病种质控,当DRG改革将“预防效益”纳入医院成本核算体系,智能化卒中防控已从技术选项升级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基建。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路途中,智能体的广泛应用将不断加强心脑血管等专病专科建设,持续推动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加速医院智慧化转型,从源头提升诊疗质量。
参考资料:
1. KAHN R,ROBERTSON R M,SMITH R,et al. The impact of prevention on reducing the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Circulation,2008,118(5):576.
2. 黄郁斌,黄素结,张保国,等. 广州市黄埔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研究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2,17(26):168-171.
3. 王力,任会彩,王志先,等. 脑卒中危险因素早期筛查与高危个体处理[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26(4):212-215.
想了解更多产品信息或预约产品演示?我们的专业团队随时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