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I资讯 > 内文

医疗智能体|Deepseek没用起来?可能是这三点没做到

关键词: 临床智能体

DeepSeek的出现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使其真正能够用于临床诊疗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深度嵌入工作流程,以及是否能够实现医生的诊疗思维。鉴于诊疗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医生需要在多个环节应用不同的智能体。

传统模式中逐一部署智能工具的方式不仅部署效率低,而且需要投入大量人员和经济成本,难以满足高效诊疗的需求。在高算力和大模型的支撑下,如何为诊疗工作提供更多智能体并辅助医生自建智能体,让医生像“用手机下载APP”一样的方式实现各个诊疗工作的智能化,以此满足诊疗工作的规范化和个性化需求,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医院为何需要智能体平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医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医疗资源紧张、诊疗效率和质量有待提升、医疗数据量庞大且复杂等。智能体平台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目的是为了促进医疗机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AI)等,以应对诊疗工作中常出现的需要处理大量医疗数据、缺乏决策支持和质量控制等现状。

以一位患者的诊疗过程为例,从其入院开始,涉及诊断、检查检验、治疗等多个环节。该过程中,智能体能够实时调取患者历史信息,帮助医生完成病情分析、疾病筛查、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推荐、病历书写、风险评估等多个任务,以此降低因工作重复性强、需核查的数据和资料多、质控工作不到位等导致的医疗风险。因此,医生需要一个智能体平台,随时调用相应大模型的能力,在各个环节弥补人工可能出现的不足,达到提升诊疗效率、规范诊疗行为、促进医疗知识共享等目标。

三大核心功能释放诊疗价值

医生需要的智能体平台应具备三个关键功能:智能体下载与应用、创建智能体、智能体共享与知识转化等。

智能体自由下载与应用:智能体平台应具备丰富的智能体库,聚焦临床诊疗过程中的疑难痛点问题,基于指南或最新临床研究文件,覆盖多个专科和学科,供医生根据自身需求申请试用,并根据试用结果决定是否订阅。这些智能体可以应用于临床诊疗的各个环节,如辅助诊断类智能体能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检验结果等信息,快速给出可能的疾病诊断和诊断依据;书写病历智能体则可以帮助医生规范、高效地书写病历,自动生成病历文本,减少医生的手工书写工作量;在质量控制方面,智能体会对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并提醒医生进行修正。

创建智能体:为满足医生的个性化诊疗需求,智能体平台应支持医生或管理人员利用平台提供的工具和接口,创建属于自己的智能体。除了智能分析能力以外,智能体应能够自动获取众多HIT系统中的患者数据,并智能进行数据的清洗、归一。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智能体才能为具体的临床病例提供精准个性化的诊疗建议。此外,智能体应基于医疗垂类大模型,而不是通用大模型,并结合RAG技术,以最大可能减少幻觉现象。比如,某医院的心内科医生团队可以根据本科室的特色和临床经验,开发一个专门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智能体,该智能体基于高质量数据集微调的垂类大模型提供疑难病历分析、个性化治疗方案规划和随访管理功能等。(医生自建智能体教程可点击此处查看)

智能体共享与知识转化:基于平台的开放性和外延性,创建好的智能体还可以分享到平台,一方面能够共享给院内其他医务人员使用,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平台分享给其他医疗机构,实现知识和成果的转化。用户可以基于实际使用体验对智能体进行点评,提供意见建议,从而促进作者不断迭代产生更加优秀的作品,构建良性生态环境。

在这三个功能的基础上,智能体才能与临床诊疗工作更好地结合,真正发挥辅助作用。

智能体平台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目前,许多研究机构、医疗机构以及医疗AI厂商都在以各种形式参与智能体平台的研发和应用,并发布了一系列智能体产品。但在实际部署和应用中,医院仍需要面临几个问题:

数据质量和安全。医疗数据的质量和安全是智能体平台应用的基础和保障。医院需要建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同时,要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措施,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等安全事件的发生,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医院的利益。

与其他系统集成融合。智能体平台需要与医院的其他信息系统,如电子病历系统(EMR)、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等进行深度集成和融合,实现数据的无缝共享和交互,以应对医疗数据不完整等问题。

规范和标准的制定。目前,智能体平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还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广泛应用和推广。

据悉,由惠每科技研发的惠每临床智能体平台(HM Agent Store)凭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的优势,从多个方面有效应对了上述挑战。

首先针对数据质量,惠每科技基于上千家医院AI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承建经验,并基于电子病历评级、互联互通评级及行业数据标准要求构建了完整的数据质量监控体系。针对数据安全,惠每院内版智能体平台运行在院内私有化部署的服务器上,且与公网版不直接连通,确保数据安全。

在系统集成方面,惠每科技自研了数据底座,可支持跨厂商HIS/LIS/PACS系统无缝对接的平台,已实现与超千家合作医院的系统直连或对接集成平台、数据中心,能够无缝对接所有医院业务系统的能力,智能体也能够不局限于电子病历系统,而是从不同系统中实时抽取患者信息,保障推理过程的数据完整性。而通过CDSS与医生在各个环节和终端的交互,智能体可以随时提醒医生可能存在的诊疗风险、病历缺陷等,以此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能力,并从多个维度向医生和管理人员展示诊疗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帮助其做出更精准的决策。

最后关于标准和规范,每个新生事物的诞生都是在磕磕绊绊中不断成长,智能体也不例外。由于医疗场景下的特殊性,医疗智能体天然应具备数据安全特点,同时在推理计算维度应遵循可循证溯源的特性。在以上两个前提下,对于智能体具体的应用形式,无论是针对专科还是全科,针对专科还是专病,抑或是针对专病全流程或某个特定诊疗环节,现阶段不应设立太多约束,而是充分探索创新、用结果说话,用户的选择会让行业自然形成应用标准。

在医疗需求日益精细化、患者对就医体验要求不断提高的当下,医生对于医疗智能体平台等智能化工具的需求愈发迫切。随着部署医院和使用医生的数量增加,医疗智能体平台将在不断拓展和深化中持续发展,除了在临床诊疗和医院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外,还将在远程医疗、健康管理、医学科研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联系我们

想了解更多产品信息或预约产品演示?我们的专业团队随时为您服务

北京惠每云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电话咨询 010-53609970
邮箱联系 marketing@huimei.com
公司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号锦秋国际大厦B座18层
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欧美金融城T4幢32层
上海市长宁区淞虹路207号C幢4层B室

服务保障

专业技术团队
7x24小时支持
免费产品演示
快速响应支持

预约产品演示